發布者:港智優留學 發布時間:2021-08-27 10:00 熱度:1871
關于香港留學,港智優曾經在知乎上刷到過一個熱度非常高的帖子,原標題是《千萬不要來香港讀研》。帖子作者將自己畢業之后的工作不理想的原因全部歸結到了香港大學MS研究生課程的原因:課程水平差、大陸學生沒有社交、錯過內地的招聘季、跟內地的同學差距逐漸拉大。
2022年申請季也即將到來,關于香港一年授課制碩士的含金量,質疑和負面的聲音從未消失過,每到此時也會有許多同學不免擔心:香港的授課制碩士(MSc)到底好不好?
性價比高、離家近、費用少,好適應都是老生常談了,今天港智優就要從其他角度為香港的授課制碩士(MSc)正名!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香港為什么會存在一年制碩士,授課制碩士是香港沿襲英聯邦教育體制而來。
為了更好的實現學生多元化的發展,以不同的學習目的和人生發展為導向的培養模式,授課制碩士,顧名思義,以授課為主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完成學科作業和考試完成學位。
一年的香港碩士學習究竟可以帶給我們什么?
我們留學肯定是希望能夠-獲得更高的學歷證明,來幫助我們在接下的學業或者工作中可以更上一層樓。那么去香港留學可以獲得一張內地認可乃至全球認可的文憑,別人用三年時間而你只需要一年。
其次在留學的過程中可以收獲很多的在內地學校無法獲得的體驗,香港的課程自由度很高。教授學識水平也非常高,老師們鼓勵大家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照搬教科書,多與其他同學討論、合作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老師的授課模式也不僅僅只是對知識進行講解,還經常鼓勵學生以報告、實習、小組作業等模式來自由的展現個人觀點,非常鍛煉個人能力。除了專業課以外,學校會舉辦很多活動或者提供一些語言課程,大家也可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選擇參加,比如粵語課、英語課等,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與社交能力。
這些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職場人士來說都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徑。
香港院校的考核制度
香港的授課制研究生的課程考核并不簡單,香港的授課制研究生每人每個學期需要修四到五門課,完成整個學分計劃一般需要一年,如果修不完的話可以延期到一年半或兩年。
所以如果整天不學無術,沒有認真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是無法順利畢業的,有過香港留學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學生在課堂之外經常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數據等來理解教授所講的內容或者佐證自己的觀點,學習強度是非常高的。所以說香港碩士含金量低完全是錯誤的,這一年需要付出幾倍的努力,雖然節省了時間但學習內容并沒有減少。
香港授課制碩士的就業情況
香港的授課制碩士教育培養跟內地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每個專業和課程設置及招生規模的大小直接取決于市場需求。據官方統計,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公布的另外一項數據顯示,2020年香港八校畢業生平均年薪約為23.6W港幣,平均每月約19.6K港幣。
要知道港校的就業率可是和牛劍不分上下。
根據2020年QS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行榜:
港大第4名,僅次于劍橋,超過牛津;
港城第90名;
港理工第101-110名;
香港八校畢業生的平均年薪資達239K港幣,其中:
港大畢業生平均320k港幣;
中文畢業生平均273k港幣;
科大、理工畢業平均232k港幣。
留學香港的額外收獲
在香港讀碩士不僅能從教授那里學到知識,還可以從身邊的同學身上學到更多。MSc有來自內地,香港,國外等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地區的學生,有全日制的學生也有兼讀制的學生。
這些都會成為我們了解世界,擴展交際圈,儲備人脈資源的良好平臺,勇敢與人溝通,打破自己的語言障礙,積極融入,將會發現一年也可以收獲很多。無論去哪讀書想要的也都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一個人成功不是因為他去讀了北大清華北美的多年制碩士沒去讀香港的“水碩”。
所以說,碩士在畢業之時到底是含金還是含水,完全取決于你有沒有把這個平臺的資源轉變成自己的本領!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并不能因為一人之觀點而以偏概全!
不少家長都問到,孩子想來香港讀IB課程,但是不知道該選國際學 ...
香港漢基國際學校(CIS)是香港最早引入IB課程的學校之一, ...
香港國際校HKIS今年有3000 +人申請,但只有 400 ...
德瑞國際學校,作為香港頂尖國際學校之一,可以說是“天花板”的 ...
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CDNIS)位于香港島香港仔南部,學校以 ...
香港兩所培僑學校:培僑書院和培僑中學,因為名稱相近以致于很多 ...
「標準化&院校排名&專業選擇&文書套磁」